潘粤明怒批国足教练伊万装傻不辞职中国足球还有救吗
大家伙儿心里肯定想问,这教练成绩没达到要求,按说是不是就该走人了?这事儿可能跟合同有关系。咱们中国足协跟伊万科维奇教练团队签的合同,据说是一份时间挺长的,大概有三年,能到2027年亚洲杯踢完。合同里头肯定也写了,带队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说,这次世预赛,如果能从前面一轮比赛打进下一阶段的比赛,合同就自动接着往下走。
但是呢,合同里可能也说了,如果在某个阶段没完成定下的任务,比如这次没能打进世界杯正赛,或者没能在预选赛的小组里拿到更好的名次(文章里提到了如果没拿到小组前四足协有权终止合同,虽然咱们最终没打进18强赛,但意思就是没完成更高的目标),足协“有权”选择不再继续合作。
而且合同可能也说了,足协也“有权”选择继续按合同办,不提前终止。
这就是大家疑惑的地方了。按说成绩没达到要求,足协可以选择换人啊?可是教练在赛后发布会上,面对记者问他去留的问题时,也没有明确说要辞职,反而提到了七月份的东亚杯比赛,说要利用那些比赛锻炼队伍。这话听在球迷耳朵里,有些人可能就觉得:哎呀,成绩都这样了,还在说什么锻炼队伍,是不是不想承担责任,就是不想走啊?
他觉得,都这样了,教练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应该主动请辞,而不是还在谈以后的比赛。
其实,潘粤明老师发火,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可不是那种突然冒出来批评几句的“键盘侠”。
文章里就说了,今年三月份那会儿,国足踢得也不好,他当时就发文抱怨过,说国足踢了八场比赛输了六场(虽然文章里提到这个数字可能不是严格指最近的世预赛,但反映了当时成绩差的情况),让大家都很着急。在国足踢澳大利亚比赛之前,他还发文问:“能不能赢一回啊……”那会儿大家心里那种渴望胜利的心情,他完全能体会。后来国足确定无缘世界杯了,他也发文吐槽,说48个名额都没咱们啥事儿,只能在家自己踢着玩儿了。这些都说明他一直都在关注,而且是那种真心希望国足能踢好的球迷。
更早以前,潘粤明老师还多次公开表达过对中国足球的支持和期待。比如2022年世界杯的时候,他看亚洲球队踢得那么好,能跟那些强队抗衡,心里特别羡慕。他就写过,希望2026年世界杯扩军了,咱们国足也能去,哪怕不求赢多少,就希望能跟强队硬碰硬地踢一场,让咱们这些爱国足的人也能“爽一爽”。这话里头,满满的都是一个普通球迷对国足能站起来的盼望。2023年国足踢泰国队那场关键比赛,他也晒了看球的照片,给国足加油。
还有更早的2019年,在成都办的“熊猫杯”青年足球赛上,韩国队得了冠军,结果有个韩国球员竟然做出脚踩奖杯、侮辱中国足球的举动。这事儿当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潘粤明老师当时也发文了,他不是光发泄情绪,而是对咱们自己的年轻球员说:“希望咱们年少的球员记住这张照片,有本事就还回去。”这话多有骨气啊!他希望咱们的球员能记住这种屈辱,将来用实力去赢回来,去捍卫中国足球的尊严。
所以你看,潘粤明老师对国足的批评,不是随便说说的,也不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他是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真心热爱中国足球的球迷,看到国足一次次让人失望,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太强烈了,所以才会说出那样的话。他的话,其实也代表了不少中国球迷的心声。大家都是盼着国足能好,盼着能看到咱们自己的队伍在世界赛场上拼搏。正是因为心里有这份爱,所以看到成绩不好,看到觉得有问题的地方,才会忍不住发声。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肯定还是教练伊万科维奇到底会不会下课。就像前面说的,按合同足协有权决定。
足协这边会怎么考虑呢?是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启动换帅程序?还是会考虑到合同、赔偿金之类的因素,或者觉得短时间内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暂时不动?
教练他自己在发布会上没说死,提了东亚杯,这可能是给自己留点余地,也可能确实在等足协的最终决定。而足协那边,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球迷的声音肯定是有影响力的,它代表着大家伙儿的普遍看法和愿望。在一定程度上,球迷的呼声会给做决定的人带来压力。但这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足协手里。他们最后会怎么选?是按球迷说的办,还是有自己的其他考虑?这事儿现在还没个准信儿。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中国足球的成绩还是这样起起伏伏,让大家高兴的时候少,失望的时候多,那么关于教练该不该换、足协该怎么管、中国足球到底问题出在哪儿的讨论和质疑就不会停。潘粤明老师和大家伙儿的这些批评也好,抱怨也好,都是因为心里还放不下中国足球。大家只是希望,这份爱,这份期待,有一天能看到一点点实实在在的回报,看到中国足球真的能往前走一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