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最会说话的中国运动员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2024年8月3日,郑钦文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单网球冠军,中国历史第一人。5天连战5场,其中3场总共打了9个小时!再加上连续的高温!“Queen Wen——我实至名归”。赛后发布会,郑钦文发言继续圈粉。不傲,也不装谦卑。在梦想这个词即将过期耗尽的时代,她在为这个词保鲜、充电。曾经有记者向郑钦文抛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你相信命运吗?”

她的回答是——“当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我就相信命运;当命运不站在我这边,我就不相信它。”

01

太会说了

昨天看完郑钦文夺冠后的记者发布会,非常钦佩,情商真的是太高了。这和郑钦文的见识有关,和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有关,也和互联网网络媒体平台的训练有关。首先,记者想比较一下说,“你拿奥运金牌是李娜之前没有做到的成绩”,郑钦文回:不管怎样,娜姐都是亚洲第一人,因为她是第一个拿到大满贯的中国女球员。

而我是第一个拿到奥运会冠军的亚洲球员,我同时也创造了历史。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成功者。10年前,李娜夺得澳网女单冠军,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人。就在那一天武汉,有个仰头满面微笑的小女孩(第二排右一),正在电视前为李娜欢呼,她就是郑钦文。

记者问:在你拿下了这枚奥运单打冠军后,有说法是“Queen Wen 终于是 Queen Wen”了,你同意吗?

郑钦文沉默片刻后,微笑:

可能之前我还会谦虚一下,别那么说了吧。但是我拿到冠军之后,我知道这个分量真的非常重。也包括我不像其他球员那样,有简单的两场比赛,我……真的在场上征战了很久,真的感觉突破了自己的极限。Queen Wen——我实至名归。

想起在自己身后同样有一批像她一样怀揣梦想的孩子,在熬夜看比赛。郑钦文:

DREAM BIG!请勇敢地去做梦,因为只有去做梦,才有那么一个目标去实现,但是更别忘了,这一路上可能会有艰辛、困难、疑惑、怀疑、付出、泪水、失败。但是一定要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所有的失败都是为了那么一刻的成功,如果你站在我今天这个位置上,你会发现过去一切一切的付出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人生不虚此行。02

为什么网球手英语都那么好?

赛后,郑钦文在记者会上以流利的英文接受世界媒体的采访。她在回答问题时,先是用英文感谢自己的父母,又情不自禁地转成中文,再次对父母致谢。21岁的郑钦文从网球生涯的早期就接受国际教练的训练。从2019年开始,郑钦文更是常年在西班牙训练,新冠疫情期间,郑钦文也坚持住在西班牙。目前郑钦文的教练团队非常国际化,团队中的技术、体能教练,以及理疗师等都是来自其他国家。有意思的是,就在赢下金牌后的发布会上,一位外国记者向郑钦文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评价你的团队其实非常国际化,而正是这种国际化的团队才让你达到了顶级球员的水平,你认同这种说法吗?郑钦文回答说:“确实,我的团队非常国际化,网球本身也是一项国际化的运动,但我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一名中国人。”郑钦文强调,正是自己母亲在她12岁的时候辞掉工作全身心照顾她,她才可以专心练球,也正是她父亲严格的要求,才能不断推动她进步,“我拥有一个国际化的团队,因为我一直希望能够变得更强,但是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是一名中国运动员。”中国网球在这次奥运会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大到现在已经有人开始编段子了,这个段子让我看得非常非常的有趣:希望大家的运气都能像中国体育的网球管理中心一样,平时把这帮运动员扔到市场上去散养,你愿意请国外的教练员?你愿意去国外训练?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花钱,你去。每四年到了奥运会时刻,为国征战,拿到奖牌,你们自己愿意跟谁搭,你们自己挑。你愿意参加单打,就参加单打,你愿意参加混双,就参加混双。国家不管,但是金牌、奖牌稳稳给你拿到手。这个话看得我就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这个小段子它的确挺好笑,说的差不多也是事实。另一方面这个段子背后有着非常强大的深意,这说明什么?说得深一点,这说明中国体育对于某种项目上的人才培养方式正在进行着换挡。大家都知道国外也承认中国体育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宝,就是「举国体制」。从小把运动员进行筛选,然后集中培养。在一些特殊的项目,比如说体操、举重、跳水,甚至游泳这些项目上,举国体制都曾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绩,而且我们还会继续坚持这样的培养方式。但是网球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方向的案例,而且这个改革方向还是成功的,就是一个国际化的、职业化的项目,由国家重点培养变成「国家和家庭联合培养」。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尤其是在 00 后、 95 后这样的一个年龄阶段,其实是更符合中国的国力和国家发展水平的。王欣瑜, 01 年,出生于广东深圳。张之臻, 1996 年出生于上海。郑钦文 02 年出生于湖北。这三位运动员,尤其是 00 后的这两位金花,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世贸一代。

2001 年,中国加入WTO,自此,中国和国际的接轨算是全面打通。不光是经济上的往来,在体育运动上中国和国际上也是全面打通。中国的运动员更多地频繁地以个人身份去国外接受训练,参加比赛,外国优秀的教练员也可以以劳务的身份到中国来指导中国年轻人的职业体育发展。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么多项目里面,网球选手的英语是最好的,他们的国际化程度是最高的。03

“李娜道路”到“郑钦文时代”

当然了网球也是很花钱的,他们的家庭条件也是相当不错的。这背后也得归功于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说到这儿,又不得不提中国网坛的传奇人物李娜,可以说李娜是中国网球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也许在她之前也有这样的尝试,但是不如李娜出名,也不如李娜有典型性。李娜在自己网球事业巅峰的时刻,毅然选择了从国家队退队,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职业球员,在训练上以及财务上做到了完全的自负盈亏。国家网球队不再为李娜配备专业的训练、医疗保障,甚至退役后的一些安排,李娜完全成为了一个自己请教练、自己找地儿训练、自己全世界打比赛这样的一个职业球员。而这一步李娜走出来了,她也用自己的成绩给了自己的后辈一些鼓励。2024年1月,郑钦文和李娜合影。(郑钦文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图)

比如说郑钦文就是李娜的小老乡,都是湖北人,郑钦文从小就视李娜为偶像,也都是余丽桥、夏溪瑶两位启蒙教练的得意门生。当然也都走了职业发展的这条道路。根据公开的报道算过,培养一个优秀的职业的网球运动员,在全球参赛加上训练场地各方面的费用,每年至少都在 200 万人民币以上。那收入就看你的成绩了,是拿了奖金还是商业代言,这都是自负盈亏的。作为世界上传统的职业项目,网球如果打得不错的话,不管是广告还是奖金,这个金额还是能够覆盖的。

在出征巴黎奥运会之前,郑钦文登上了《时尚芭莎》8月刊封面所以有不少家境比较殷实的家庭还是会选择把孩子往职业网球这样的路上去推,当然了,前提是孩子得有这样的一个天赋,所以说在网球运动员的培养当中,家庭起到的是一个主要地位,各个省队、国家队反而是一种辅助,这就是这个段子的来历。当然这个段子从严格意义上来抠字眼的话,我认为是不对的。能够非常勇敢地、非常大胆地、非常放心地去放手把运动员的培养交给家庭,说实话这也是一个勇气和智慧的体现。这也并不意味着网管中心就彻底不管了,我们各个省市的网球队、国家的网球队也在持续不断地培养人才。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些职业选手的家庭条件,能够完全由家庭来承担他们的培养费用。如果一个孩子有非常强大的网球天分,相信国家运动队是不会错过他们的,也是会举国家的力量来培养他们。家庭力量并不是一个矛盾体,而是一个结合体。从这届奥运会的成绩上来看,中国网球的巨大突破说明了这种结合是成功的。(本文综合自博雅小学堂APP《奥运不止奥运》专栏及郑钦文夺冠后记者发布会)

《奥运不止奥运》音频节目END

Copyright © 2088 世界杯2018赛程表|世界杯晋级|i搜123世界杯搜索导航站|isou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Top